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探索終究選用樹立托盤共用體系的方法來處理這一問題。該體系能夠由一個托盤公司運作,它具有必定數量的托盤,在全國各地樹立托盤收回點,擔任托盤的收回和保護。運用托盤的企業,能夠向托盤公司租借所需數量的托盤,出廠的托盤貨品單元能夠堅持原態送達終究收貨地點。企業取走托盤上的貨品今后,將空托盤還給就近的托盤收回站并交給必要的租金即可。運用托盤的企業不必購買大量托盤,免去了存放、辦理和修理托盤的費事。據估計,樹立托盤共用體系能夠節省1/3左右的托盤,因為托盤數量巨大并且運用壽命有限,因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托盤規范的一致就像插頭與插座,假如不匹配就不能通電。托盤的規范尺度與貨架、運送車輛以及集裝箱的尺度都有制約聯系,只有它們的規范彼此和諧,物流體系才干高效。因而,在斷定物流體系各種設備的基本參數時,所選用的托盤規范是首先要考慮的要素。 依據托盤專業委員會的查詢,我國現在流轉中的托盤規范有幾十種,并且還有增多之勢。國際規范(ISO)本來有4種托盤規范規范,即1200×800,1200×1000,1219×1016,1140×1140。現在ISO規范又經過了新方案,增加了1100×1100和1067×1067兩種規范(單位均為mm),變為6種規范規范。對應于新的國際規范,我國托盤規范的修訂作業沒有進行。但準則已經有了:榜首,沒有必要提出上述6種以外的規范;第二,我國也不宜同時推廣6種規范,應依據國情斷定推廣的重點,選定1~2種規范作為推廣的規范,逐漸加大規范托盤在運用中的比重。
據悉,現在規范化托盤的運用率,澳大利亞為95%,美國為55%,歐洲為70%,日本為35%,韓國約為27%。在美國、日本,托盤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政府為推動物流規范化、進步托盤的利用率,相繼出臺了多項鼓勵方針和優惠辦法。可見,我國規范化托盤運用率的進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